一封家书:教师工作坊的学员们,你们还好吗?

一封家书:教师工作坊的学员们,你们还好吗?

  • 2020
  • 01-12
  • 12:00
  • 来源:
  •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一、与君离别意,同是教育人

自2017年开始,已有四批教师参与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工作坊。2018年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文推动影视教育普及以来,全国各省市已有多条校园电影院线在建设运营中,比如陕西省的励志院线、河北省的德翰校园院线,当然也有我们的上海校园电影院线。在院线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困惑,校园电影育人如何开展?什么样的课堂算是电影育人?在问题的指引下,我们在探索校园电影育人的前行路上,镌刻下足迹,这些足迹属于我们这个共同体。我们属于电影育人的“生态圈”!

大家是否还记得17年,为了建设“中学生视频工作坊课程”,我们和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举办了第一期教师工作坊。眨眼间,三年过去了,在持续的试验和研讨中,工作坊的教学内容得以完善,学员们基于优秀国产电影的片段开展的表演、拍摄,比如《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疯狂的石头》;工作坊也已经形成了小组分工合作制,让教师们在团队合作中感受电影幕后工作者专业缜密的工作流程;工作坊的类型也拓展到了由中福会儿艺剧院举办的表演工作坊。新加入我们的一些擅长影视拍摄的教师直言通过表演工作坊自己更换了视角,不再只是从技术来看待电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家的互动交流下,高校更加了解了我们基层学校的情况,教师工作坊课程也真正得以转化,开始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工作坊的学员也将工作坊课程中的收获带到了自己的课堂中。比如,刚刚过去的2018年下半年,工作坊第二期学员顾芳和第一期学员施荣、周润团队,他们在2019年9月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中代表上海,分别开设了两门“影视+语文”“影视+艺术”的全国公开课,这样创意的展现形式受到了全国参会教师的好评。

其他的小伙伴们也一定正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与我们一同推进着校园电影育人的工作吧!甚是想念你们,以后我们也要常喊你们回“家”看一看,期待能更多地在我们项目组的各类活动中看见你们的身影,你们永远是上海校园电影育人团队一员!

二、海内存知己,上海若比邻

“教研不神秘,教研有奥秘”,但是教研的奥秘在哪里?在我们看来,“互联”才是上海教研长青的奥秘所在,制造教师互联的机会可以避免教育“短路”,创造“脑回路”。

2019年12月26日我们参加了学员薛子豪参与组织的闵行区“田园杯”学生电影节表彰活动,这已是他们组织的第二届影视节,优秀的教师们纷纷涌现。在这个影视节获表彰的教师中,有很多熟悉的学员,比如获奖的范黎、沈兵、郑听涯,还有主题发言中潘承在讲解作品时,充分结合了温哥华电影学院教授的专业知识,结合校园实际提出了“任务驱动型”的影视教育理念,通过比赛竞争聚焦学生兴趣,通过影视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从“idea”到“episode”的成形作品。工作坊授课的高校专家们这次点评的是学员们回归校园后新拍摄的影像作品,相信他们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会这么厉害!

除了闵行区的影视节庆探索,许多学员把“项目制学习”的经历辐射给了更多的同伴,工作坊学员、静安区艺术教研员顾颖更注重区内交流,她找到逸夫职业学校的影视教师培训艺术学科的专业教师,让教师们自己先“装一桶影视拍摄的水”,这样才能给学生“一杯电影的水”,其团队马佳依在这样的辐射中开设了《创意定格动画——定格动画拍摄的奥秘》区级公开课,更在工作坊中遇到了一位定格动画专家教师,通过工作坊的交流解锁了定格动画教学的新知识。

普陀区艺术教研员徐馨也是工作坊学员之一,她选取了影视教育中的“舞台剧”细分领域,多次邀请复旦大学教授龚金平指导剧本创作,邀请儿艺剧院殷超斌导演、舞台美术唐明飞讲授指导舞台剧的创作。比如团队中的李鋆曾凭借《我们的小舞台—舞台布景设计与制作》一课的精彩表现,获得过2018上海市艺术教学评优一等奖。她通过参与工作坊儿童剧《马兰花》表演为创意源,获得了另一种“表演者”的视角,优化了舞台剧布景这一课例。

大家还积极参加我们组织的教师中心组沙龙,中福会儿艺剧院的蔡金萍,青年导演崔轶、孙祺舜、知名的80后藏家周艟都曾跨界和教师们主题交流,不同的视角沟通本身就意味着创造。中职影视教育专家石一萍在给项目作讲座时,还聊到了“中国有街舞”冠军叶音的成长经历,提到了“团魂”,影视教育给年轻人创造的恰恰是一种共同拼搏的团队意识。

不管是区内的互联活动,还是市里组织的教师中心组沙龙,都会让人感受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此间真意!

三、无为在歧路,共刷朋友圈

分别之后,线上交流成为了我们的主阵地。尽管许多教师联系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朋友圈看到他们组织的很多活动,看到那么好的活动,点赞是少不了的。许多教师在教研方面有很多的思考,给我们微信上发来过影视教育的研究文章,比如范黎写的校园电视台发展经验的文章,虞红日发来结合影视作品开展美育的文章,刘春林、郑听涯和金晶的精彩教案。

工作坊带来的不仅有“膨胀”的通讯录人数,也带来了教师们专业朋友圈的扩大。最明显的是,教师们以前想找中小学里的专业影视教育教师作讲座和培训,很难想到邀请合适的人,工作坊让大家一下子发现有这么多影视各方面的专业教师,有熟悉拍摄的,有专业影评的,有擅长动画的。最有意思的是当表演《马兰花》男“猪脚”的学员薛老师在朋友圈发布结婚照时,图片下方整齐划一的回复“祝贺马郎!”那种戏剧身份和现实身份的叠加让人哈哈一笑,更感受到大家通过工作坊结下的不解之缘。

我们的工作坊专家也得到了学员的认可,这让人感到高兴。戏剧工作坊的专家们如殷超斌、王卫接受了学员的邀请,等等,这些专家们参与到了区域学校培训活动,把更多的经验辐射到了教师队伍中,拓宽了教师们学科发展中的影视视野。

四、长风破浪时,直挂云帆处

遇见新的视角,才能遇见新的自己!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学校张虹在工作坊结束后,满怀欣喜地说道,工作坊培训改变了她的认知,看电影时不再追星追热片,而是学会了品味背后交织的技术和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和点燃,这次的培训点燃了她心里的影视梦。她说到,“我的心中混合着一种激动、兴奋、惊讶、困惑、迷茫等多种成分的情绪,我想,我们回到学校以后,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开展影视教育,传播更多的种子,去唤醒学生们心中的梦想。”

吴泾实验小学王丹萍觉得这次培训很辛苦,但学习充实有趣。她调侃自己是“草根影视教育者”,这一次在专业的电影学院学习拍电影,让她体验了准电影人的工作,使用着专业级的设备,沉浸在拍电影的环境中乐趣非凡。

奉贤区实验中学陈梦倩在第三期工作坊结业仪式上交流,“作为一名演员,我和伙伴们体验了剧组的工作模式和电影的拍摄过程,第一次走进片场、走进电影。一根根矗立的灯架,一次次调整的灯光,一遍遍打响的场记板,让我们全组经历了兴奋、疲惫、坚持。在这个绝佳的合作学习中,我们团队顺利完成了电影的制作,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收获了经验更收获了友谊。”这种体验必定是“电影育人”的特色之处。

教育无南北之界。很多教师都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满腔热血投入到校园电影育人的工作中,这种热爱很多时候会因为没有“专业朋友圈”支持而陷入困境。期待工作坊专业支持和社交网络能给教师们一个大大的舞台!

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期待新的一年我们能够用电影照亮各自的人生,书写千姿百态的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