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浅谈中小学校园电影育人的五种形态

  • 2019
  • 08-29
  • 04:34
  • 来源:
  •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Z1期

/ /

【摘要】

为了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园中发挥优秀电影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简述了电影的育人价值,分析了校园电影育人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从“单独观影”走向“配套活动”,从“散点性”走向“系列性”的两种问题解决路径,进而形成了校园电影育人的散点观影、系列观影、专题活动、系列活动、专题课程等五种形态,以期为更好地在中小学开展校园电影育人提供实践和研究的思路。

【正文】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艺术,经由电影艺术家和制作者倾注心血的艺术创作后,优秀的电影作品富含育人价值。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利用优秀影片开展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策略,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1]

校园电影育人就是借助有效策略和方法,连通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活动安排,推进电影在校园中的深度应用,最终在中小学校园生活中更好地实现优秀电影作品对学生的育人价值。、

本文简述了电影的育人价值,分析了校园电影育人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校园电影育人的五种形态,以期“抛砖引玉”,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电影育人的实践工作提供思路。

一、电影在校园中的多元育人价值

电影是综合的育人载体,具备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得到研究者普遍的认可。

电影能为学生提供以言行典范和精神榜样,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具有德育价值。

又如在智育上,电影能以生动的画面、声音、剧情形象地呈现相关的知识或技能,作为说明学习问题的佐证并增添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作用。李雯在其研究中提到人类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于视觉和听觉,这使得影视资料相较于文字更易被接受和记忆[2]

再如电影富含美育价值,其中的各种艺术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熏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例如,刘瑞香认为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融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于一炉,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对其他艺术形式也有所了解,从而促进他们自身文学、绘画、音乐等文艺修养的提高[3]

二、校园电影育人的现实挑战

在中小学校园中真正实现电影对学生的育人价值,有一些前提条件需要满足,比如影片资源、观影场所、观影时间、师资队伍、深入思考、整体规划等。

(一)“课时紧”问题

“课时紧”主要指在学校中能够用于电影育人的课时较紧张。

(二)“师资弱”问题

“师资弱”主要指目前教师队伍在电影专业上的积累较弱。李同兴等通过调查发现,上海教师人均接受影视知识教育仅13.2课时,80%以上的教师人均影视知识培训不过是6个课时[4]

(三)“思考浅”问题

“思考浅”主要指教师对电影育人的思考不深入,操作较简单。电影育人是学校诸多工作中的一个部分,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容易“仓促思考,简单操作”。

(四)“规划缺”问题

“规划缺”主要指学校大多缺乏对校内电影育人工作的整体及长期规划。学校大多数在这些方面缺少系统的思考和规划,校内电影育人的活动不规律、零散化,缺乏科学规划。

三、校园电影育人的两种路径和五种形态

有效推进校园电影育人要“量体裁衣”,这其中有两条路径和五种形态可以参考。

(一)推进校园电影育人的两种路径

(1)从“单独观影”走向“配套活动”。在客观限制较多的情况下,保障学生观影是第一位的,没有观影就无从谈起电影育人。以此为基础,当条件限制放宽时,为达到更好的电影育人效果,可以关注观影外的配套活动。

(2)从“散点研究”走向“系列研究”。就现实而言,比较适合学校深入推进电影育人工作的操作是抓好点上几次观影或活动的研究,改善“思考浅”的状况。

根据上述的分析,推进校园电影育人可以遵循从“单独观影”走向“配套活动”、从“散点研究”走向“系列研究”两个路径。其中,“单独观影”和“散点研究”是起点,较易操作;“配套活动”和“系列研究”则是更高层次的操作,需要专门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

(二)校园电影育人的五种形态

由上述两条路径的四个水平,可以构成二维的矩阵,进而提出中小学校园电影育人的五种形态(见图1),包括散点观影、系列观影、专题活动、系列活动、以及专题课程。

图1  校园电影育人的五种形态模型图

1.散点观影

散点观影是指学校按短期育人需求组织学生观影。当条件限制较多,或学校对电影育人研究积累较少时,散点观影是是校园电影育人的初始。

散点观影的典型特征是按需和不定期。按需是指根据学校短期的育人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上级部门的要求,可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设计,甚至也可能是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

散点观影在操作中需要注意选片。选片应基于育人目标,选择的影片应适宜学生年龄,在选片前,教师需要预先观看影片,判断影片是否符合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影片的育人效果,教师可以在观影前后补充影片中的背景资料供学生了解,还可以设计指导性的问题或小任务以加深学生对影片的印象。

2.系列观影

系列观影是指学校按长期规划或需求设计的多次相互关联的观影。

系列观影的典型特征是系列化选片,指的是选择三部以上、同一系列的影片供学生观看。例如,《建国大业》《开国大典》《国歌》等三部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主题下可以选择给学生观看的系列影片,可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是指学校围绕观影开展的配套活动。专题活动的典型特征是配套性。专题活动可以安排在观影前来提供充分的准备和预热,也可以安排在观影后来提供深入的回顾和分析。

专题活动的组织可遵循交流、整合、创新三个原则。交流是指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对影片感受的交流。整合是指可以将专题活动与学校各类日常的工作进行整合。创新是指以新意、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组织专题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活动设计应整体把握活动与影片的关联,明确活动的主题、形式、以及需要的资源。活动实施则应注重时效性。活动评价是需要围绕活动选择多样的评价方法、设计可靠的评价工具、并积累原始的活动档案。

4.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是指学校按长期规划或需求,围绕观影设计的系列活动。在五种形态中,系列活动是最理想的两种电影育人形态之一,需要学校在电影育人工作上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并提供较为充裕的条件保障。

系列活动的典型特征是彼此关联的观影和配套活动。系列活动是由影片的观影和与之配套的活动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各次观影或活动间存在明确的联系。系列活动可以在内容上分块安排,做“并联式”的设计;后次活动也可以是前次活动基础上的深入,做“串联式”的设计;还可以是两者兼有的“混联式”设计。

系列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整体规划。为了使若干次相互联系的观影与配套活动统一步调,需围绕拟达成的育人目标进行整体规划系列活动,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合理统筹活动资源,明晰各次活动的子目标,明确活动间的关联。

学校开展系列活动的研究有两种路径可循(见图2)。一是从目标出发研究系列活动,即首先明确系列活动的目标,尔后对总目标进行拆解,再而围绕各子目标设计各次活动并选片,最后通过活动实施和评价得到设计的反馈并完善。

二是从影片出发研究系列活动,即首先通过教师观影的经历挑选出优秀的影片,再围绕挑选出的影片,设计组织若干次的专题活动。在这些专题活动之间,在这些活动与学校其他活动之间,寻找可能存在的联系。基于这些联系,统整各次活动于一个系列中,形成这一系列活动的目标,继而实施活动和开展评价,最后不断完善该系列活动的设计。

事实上,无论从目标出发,还是从影片出发,系列活动都需要经过“设计→实施→评价→完善→创新设计”的反复实践研究过程,在学校项目组若干轮的试验完善后,一套设计成熟、实施有效的系列活动可以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使更多的学生获益。

图2 系列活动研究路径示意图

5.专题课程

专题课程是围绕特定专题建设而成的校本电影育人课程。专题课程从课程视角解决电影育人问题,其所具有的结构性、系统性是五种形态中最高的。

专题课程的典型特征是课程化。专题课程需要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课程的核心元素,课程每一个课时的教案、课件、实录等资料也是研究过程中必须编制并积累的。

学校应特别关注专题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平衡。为提高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效率,学校可以先梳理课程已有的基础,并在此之上通过课程实施和试验,配套项目研究、借助外力、积累资源等策略,逐步完善课程,直至其成为精品和特色。

(三)五种形态的转换

校园电影育人的五种形态旨在引导学校依据现实条件,逐步深化研究,落实校园电影育人,最终实现优秀影片对学生的育人价值。

在此背景下,电影育人五种形态的定位各自不同。散点观影是校园电影育人的起始形态,其可行性高,可以常态化地开展。系列活动和专题课程是校园电影育人的完成形态。系列观影和专题活动两种形态是介于前三种形态之间的过渡形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五种形态可以彼此转换。对于几次电影育人活动而言,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学校可以选择最适宜的一种形态作为参考进行设计。例如,当几次散点观影的影片选片可以发生关联时,学校就可以形成观影目录,由散点观影形态逐渐转换为系列观影形态。例如在散点观影的基础上,学校积累了几次效果较好的观影活动后,便可着手开发系列观影的目录,逐步配套活动,最终走向以系列活动为主的形态。

在特定的情况下,几种观影形态还可以共存。例如在系列观影为主的工作中,可以选择1-2次观影设计配套的专题活动,以丰富形式,提升效果。

五、总结

五种形态仅是对校园电影育人的一种路径探索,其相应的组成和内部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来优化。同时,校园电影育人也只是基础教育阶段影视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外机构应用电影进行育人工作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如何打通校内、校外,使得电影育人更为系统,同样是今后需要深化研究的方面。

 

本文摘自《上海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栏目


[1]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Z]. 2018-11-21.

[2] 李雯.影视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时空,2013(5),165

[3] 刘瑞香.借助电影艺术提高中学生的文艺修养[J].文学教育,2010(9):78

[4] 李同兴,邹竑,钱峻崖.上海市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电影市场2001(8)

订阅 价值